智慧游顶街

总镇衙

位于顶街路西门外。明末清初知府府衙,后改为参将府,清代总兵林鸣岗在铜山任参将时以及其他参将都曾在此住过。民国十九年改为武庙行宫,为关帝出巡必经之地和歇社之所。民国二十九年改建为中山纪念堂和图书馆。先后又作为旧海关、督饷馆、三青团部等。新中国建立初期,作为中共东山县工委办公场所,时任东山县第一区区工委书记谷文昌就曾在此办公。县委搬到西埔后,先后作为总工会、人民法院、公社食堂、渔业机帆大队等,现为东山县图书馆。总镇衙见证了东山县明代以来每一阶段的历史变迁。

古城西门

​即“思美”门,是铜山古城的入口,古城通往前街的主要交通要道,也是顶街路的起点。原建有瓮城和城楼,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机炸毁。现正筹划重建。

民国“福成”大商户(旧银行)

东山商界一大望族李氏“福成”商号,从专营粮油起家,发展海上货运业和商贸业,曾经事业鼎盛,人丁兴旺,成为东山一大商户。该西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为顶街最大的一座民国时期西洋建筑。1938年日寇狂轰滥炸,该房屋屋顶被日寇炸弹炸开一个大洞,李氏三房媳妇姚玉花受到惊吓,2天后去世。1949年6月被国民党整编第58师强行占为师部。1950年5月10日58师师长洪伟达在此下令包围铜砵村,当场扣下147名青壮年为壮丁送往金门、台湾,制造了“寡妇村”悲欢离合的千古悲剧。全县抓壮丁3000多名。 福成家族的后代多有成就,如今健在的就有遵义医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、全国劳动模范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学专家李德俊;世界卫生组织蠕虫病合作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、浙江省医学寄生虫学会主任委员、硕士生导师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学科研专家李思温;国家级园艺师、全国劳模李茂钦(德义)等。 ​ 旧工商联 ​民国时期的商会旧址,建筑风格气派大方。

清代古民居——陈家(陈辉堂)

建于清末时期,二进式歇山顶古民居,铺有从安南进口的花砖,虽历经百余年风采依旧。木雕、石雕、灰塑等诸多建筑小品,设计精巧美观,颇具韵致。

张公祠

清康熙十九年(1680),泗州佛旁大沟里一条大蛇时常伤害人畜。素有捕蛇之术的补蒸笼张师傅,见义勇为,孤身施行抓捕,最后与大蛇同归于尽,书写了一部铜陵版的《捕蛇者说》。民众为感念其恩德,集资立祠予以纪念。

萧笠云故居

萧笠云(1897—1986)东山县首位出国留学生,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,受进步思想的熏陶,为共同寻求救国之道,在周恩来、李富春、聂荣臻、邓小平的领导下,在巴黎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部分成员一道,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,被邓楠编入《我的父亲邓小平》一书。抗日战争中,毅然放弃实业,应聘回乡担任东山县第一家公立东山中学校长,并热心参与抗日救亡宣传和昆曲的传承等工作。

纶章垂耀坊

铜山古城仅存的一个牌坊,居顶街中段。明朝隆庆二年(1568),朝廷为褒奖进士唐文灿“开科第开先”,并在东山岛筹建学堂,从事启蒙教化近20年,倡导读书文明,东山从此“文人蔚起”的历史功绩而修建。几百年来,成为铜山古城的地标性建筑物,也是顶街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纪念性古迹。

清代水师总兵将军第(林鸣岗故居)

清代水师总兵将军第(林鸣岗故居) 林鸣岗,广东省碣石镇任水师总兵、荣禄大夫。

清代许氏大厝

原建于明代的铜山营官邸,晚清时由许芝子的次子改建的宅第。许芝子一生颇具传奇色彩,博览群书,兼通佛教典籍,书画琴棋精通,乡贤举人马兆麟先生评价他的才华可比“黄陈唐文诸公”。至今仍保存着“参天地”匾额和太湖“石笋”。天井中一套独特的“七星坠地”排水系统,历经数百年的台风暴雨。

答阳宫

供奉古城南门守护神伽蓝庙。

明代守御千户所遗址

明代府第。明太祖洪武二十年(1387),江夏侯周德兴建铜山古城,设“铜山守御千户所”,配有所兵1220名。弘治四年(1491),巡海道邵公重建。嘉靖十年(1531),副使姚公增广修葺后堂、左右边房、监房一共45间。万历十三年(1585),署印张南再建鼓楼,千户所成为南路参将巡防备倭的常驻地。清康熙三年(1664)迁界后,铜山改为汛防城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铜山改隶诏安县管辖,千户所退出其历史使命,后来变卖成民居。

唐朝彝故居

唐朝彝(1640-1698),明末清初镇海卫铜山千户所人。年少贫苦,立志苦读。康熙六年(1667年)成进士,殿试二甲授内弘文院庶吉士,康熙九年(1670),实授广西道御史,随后历任山东、山西、京畿、河南、广东诸道御史,直至入朝廷任宗人府府丞。 唐朝彝一生耿直廉洁,不畏权贵,敢于直谏,热心地方公益事业,曾力倡并捐资重建铜山关帝庙、文公祠、漳州白云山紫阳书院。“居家不治私第,负郭数橼,仅蔽风雨。”后厅匾额“永锡堂”为康熙皇帝所赐。 ​

中正公园(抗战献机纪念碑)

1942年东山人民为保家卫国,节约捐献“东山号”飞机抗击日本侵略而建立,彰显着东山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和精神。该碑上刻有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陈培锟 “献机先声”(著名书法家高柏岭书)、督察专员萨君豫的“充实国防”、抗日名将胡琏的“破除迷信,减少滥费,充实国防,打击伪敌”等题词。它是全国罕见、我省唯一的一座抗日献机纪念碑。

福兴宫

福兴宫:亦称“澳角尾宫”,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(1701), 亦称澳角尾宫,位于铜陵南门澳角尾“莲花”宝穴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由铜陵民众捐建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)改为铜陵补网业工会会址。 福兴宫大殿内,主祀圣母妈祖神,配祀注生娘娘和注寿娘娘,附祀护法爷、水仙王,侧殿奉祀“海口佛母”——十八手准提佛母金像,门联:“福佑船家安全海上,兴歌水德永耀人间。” 福兴宫曾历次遭刼破坏,直到1993年由渔民为主的信众募资重建,1999年落成。修葺一新的福兴宫香火重明,庇佑众生。

曾启昌故居

被誉为新加坡“七君子”之一,建国后在广州成立“南华轮船公司”,为新中国航运事业发展做出贡献。

分享到